close

作者:C.Y.Chuang     2008/04/08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和俄羅斯的研究小組最近指出,石墨薄膜(graphene)具有極佳的光學性質,可作為液晶顯示器的透明電極。另外,他們也發展出製備較大量石墨薄膜的方法。 

液晶顯示器的基本構成為兩片透明電極內夾著液晶分子,兩邊外側則是一對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偏振片。若液晶分子處於無序狀態,通過第一個偏振片的光被偏極化後,將無法順利通過第二片,成為不透光的狀態。所以液晶顯示器的作用原理是透過外加電壓旋轉液晶分子來控制LCD的透光。此外,透明電極的光吸收率越少越好。

目前的液晶顯示器通常使用氧化銦錫(indium tin oxide, ITO)來做為透明電極。但氧化銦錫有其缺點。銦很稀少,相對來說就貴;且氧化銦錫化性不穩定,會釋出銦離子及氧離子,妨礙液晶排列。最近,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Geim研究團隊發現,石墨薄膜的光通透性極高,每層吸收率僅2%,遠低於一般氧化銦錫的15~18%,而氧化銦錫若要達到相同的通透性則必須犧牲導電率。研究指出,石墨薄膜的薄膜電阻值約在6000歐姆,在以化學方法摻雜(doping)過後竟可降至50歐姆,如此低的薄膜電阻值也勝過相同通透性下的氧化銦錫。

雖然石墨薄膜有相當多令人驚奇的特性,其製備方法一直是個有待克服的問題。實驗室中最常見的方法稱為”Scotch tape method”,利用膠帶來慢慢撕出所要的石墨薄膜,一次只能做出一些薄片。之前美國西北大學的Ruoff團隊曾提出大量製備石墨薄膜的化學方法,但並未獲得優異的電性。由於石墨晶體可以溶解於有機溶劑 (dimethylformamide, DMF),Geim團隊把石墨晶體加入二甲基甲醯胺後用超音波混合均勻。再將溶液離心使薄石墨片附著於玻璃表面。最後加以退火。製出的石墨薄膜厚度在一到四層不等,可是上述的光學性質和原本的方法所得成果不相上下,證實為一可行的新製法。

化性穩定的石墨薄膜具有電阻低、光學通透性高等特性,若可有效製造石墨薄膜,有機會製成新一代的液晶顯示器。

原始論文
arXiv: Graphene-Based Liquid Crystal Device http://arxiv.org/abs/0803.3031
Sasha Stankovich et al. Graphene-based composite materials. Nature 442, 282-285(2006)

新聞來源:sciscape
取材自:physicsworld.com: Graphene makes for better optical display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poyu324 的頭像
    lupoyu324

    something

    lupoyu3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