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科學嗎?你的熱情在那裡嗎?
科學應該是好玩的東西!!
共勉!!
作者:高涌泉(台大物理系的怪咖) 2005/4/13
二十世紀傳奇物理學家費曼 (R. P. Feynman, 1918-1988) 過世雖已十餘年,聲望並沒有消退,反而還扶搖直上。證據之一是這十幾年來書市出現了近十本與他相關的書,其中包括三本傳記、兩本演講集、一本他的「最後旅程」故事、兩本專業性講義等等;顯然讀者對於費曼傳奇的好奇心還是大得不得了。
無論費曼是如何有意思的人物,在這麼多本書問世之後(加上費曼生前出版的暢銷書《別鬧了費曼先生》),我原以為再也沒人能推出什麼精采的新鮮故事了。沒想到去年 (2003年) 底一位好萊塢劇作家墨羅迪瑙 (L. Mlodinow, 1954-) 出版了一本一百七十頁的小書─《費曼的彩虹 (Feynman’s Rainbow) 》,講述他在八○年代初與費曼交往的故事,內容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有趣。
墨羅迪瑙其實有個加州柏克萊大學物理博士學位,所以他後來以寫作為生算是轉了行。他在一九八一年夏天拿到學位後,接受加州理工學院邀請前去擔任博士後研究員。加州理工學院是世界頂尖的科學研究中心,教員中獲諾貝爾獎的比比皆是,尤其是擁有兩位當代物理才子費曼與葛爾曼 (M. Gell-Mann,1929-) 做為鎮校之寶,更是難得;有科學野心的年輕人莫不企盼可以到那裡一展身手。墨羅迪瑙能夠得到為人稱羨的職位,原因在於他的博士論文曾為理論物理大師維頓 (E. Witten,1951-) 在一篇介紹性文章中引用,使他身價頓時倍增,才能進了加州理工學院。
被怪胎引用了文章自己也變怪胎,國內很多大學也都有一些怪胎!!
但是他雖來到天堂(這比喻很恰當)卻有些猶疑,他擔心自己究竟有沒本事能在這裡優游自在?博士後研究員是世界上最好的職位,因為你擁有百分之百的自由,沒有任何義務──不必教書,也不必參加煩人的委員會。唯一的缺點就是這並非永久職位,兩年後你得另謀生路;你如果在這兩年沒有出色的研究表現,你就找不到下一個工作,只能退出學術圈。墨羅迪瑙很清楚自己的處境,博士論文雖然還不錯,但是不知道以後能否再做出類似水準的東西;他的麻煩在於想不出什麼新點子,沒有可以下手的好題目。如果你還沒有拿到博士學位,你或許可以去找指導教授要題目做,但是你現在已畢業了,別人就沒有義務救你。由於墨羅迪瑙自己無法光從聽演講或閱讀論文得到靈感,還是只得找別人幫忙,只不過他不能表現得太急切,以免為人看破手腳。
費曼當然是他求助的對象之一。當時費曼剛動完癌症手術,看起來很蒼老,瞧不出「偉大」的模樣。墨羅迪瑙還不至於想從費曼那裡討到一個具體的問題做,而是只想了解:「我如何知道自己夠不夠聰明可以待在這裡?」他不敢直接拿這問題問費曼,只好不斷地找各種機會和費曼聊天,希望能參透一些做研究的奧妙。他斷斷續續得知了費曼的一些看法,例如費曼不認為科學家和一般人有什麼很大的差異,科學工作需要推理與想像,日常事物也需要推理與想像,科學家至多是比平常人更「畸形」地日復一日思索同樣的問題,就好像健美先生不停地鍛鍊肌肉,兩者一樣都是在追求人類能力的極限。
哈哈~~滿不賴的比喻,做研究的腦袋都有點問題
墨羅迪瑙發現費曼的「創造力與快樂」的重要來源是「對於自然與人生的各種可能性保持開放的態度」,所以對於費曼來說「玩性」很重要,只是當人們年紀大了,要保持玩性不容易。費曼曾經想寫過小說 (他覺得《包法利夫人 (Madame Bovary) 》是很棒的書) ,他最初以為這不困難,因為你可以隨意幻想,不比科學想像得受到限制;但是他卻發現構想不出很不一樣的故事,只得承認他沒有「輕易創造新故事的那種想像力」。費曼也承認儘管他很喜歡數學,他的興趣與能力在於應用數學來理解自然,而不是純數學式的論證。
費曼對墨羅迪瑙說,有些時候研究的瓶頸在於不知道如何提問題,只要問對了問題,找答案並不困難。不過有時候問題很明顯,但是求解卻很困難。費曼會給自己打氣,他喜歡想像自己比別人多佔了些便宜,例如他會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或是他有別人不知道的技巧。費曼說他知道這只是自欺而已,但是他需要這樣的心理建設,否則何不等待別人去解問題就好?對墨羅迪瑙來說,費曼這番話等於在告訴他要了解自己的優點何在。
注:通用於非科學的你,找出自己的優勢滿重要的吧!!那正是贏別人的地方!!
有一天,墨羅迪瑙碰見費曼很專心的在觀看彩虹。他問費曼誰是第一位解釋彩虹來源的人?「笛卡爾,」費曼答,又反問:「你認為彩虹的什麼特色引發了笛卡爾花時間去研究它?」墨羅迪瑙給了幾個答案,費曼都不滿意;最後費曼說:「我認為他的動機來自他認為彩虹很美。」費曼又問題目找得如何了?墨羅迪瑙答說不太順利,費曼要他回想在他小時候:「你喜歡科學嗎?你的熱情在那裡嗎?」「當然。」費曼說:「我也是,記得,科學應該是好玩的東西。」
墨羅迪瑙和費曼雖然沒有很長的交往,卻受他影響很大。即便面對死亡,費曼還是好奇、好玩、不妥協。墨羅迪瑙最後放下了得失心,不再顧慮他人的期待,走上了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嗎?有點難吧!!
(本文原載於中央日報副刊2004.5.26)
- Jan 12 Fri 2007 00:13
又見費曼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