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2  中國時報【本報訊】

總統大選前夕,不能免俗的,馬英九總統也出版新書《傾聽與對話》,集結他〈治國周記〉的十六個故事。幾乎就在同時間,文建會主委盛治仁為建國百年國慶大戲《夢想家》耗資兩億多惹怒藝文界而請辭下台;馬政府老農津貼調整政策也在不分區提名人士請命下翻案,從調漲三一六元,到與民進黨價碼齊平,調高為一千元,馬總統並承諾「認真研究」將社福津貼齊頭調漲的可能。

這三件事貌似不同,有的是對人,有的是為政策,然而,都指向一件事:傾聽要更早,對話要更深。更重要的,在傾聽與對話之後,做為執政者必須落實於施政,這才是廣納民意的做法,也不至於總是到了事態難於收拾之後,才緊急補破網。

無可諱言,內閣閣員在大選前請辭確屬非常,在《夢想家》燒錢爭議爆發後,盛治仁還積極為政策辯護,卻無法撫平藝文界的怒火,這把火一路燒到藝文界發起連署行動,連行政院長吳敦義都公開說,對《夢想家》花這麼多錢他相當驚訝。吳揆的驚訝是否允當,仍有待討論,卻註定盛治仁必須為馬政府拚連任而負起政治責任。

同樣的,儘管早先行政院送立院審議的老農津貼版本,據稱已經做過相當周詳的研議,然而在選情出現告急,加上新出爐的不分區立委楊玉欣的建言下,才突然出現政策大轉彎。而執政黨也才發現所端出的方案,很容易被民粹化,會陷入「三一六元怎麼打得過一千元」爭議,完全扭曲了原本公平、制度化的好意。問題是,這麼簡單的道理。為什麼總要到陷入多方批判後才發現?

可以說,如果倉促換了文建會主委,卻不改換政府對文化政策的核心思維;已經定案的津貼政策出現大轉彎,卻不檢討先前政策制定的模式,恐怕類似事件還是會一再發生。

例如,政府是否確實傾聽到藝文界的聲音?特別是針對近幾年的文化政策,過分偏重硬體建設,瘋園區、飆節慶,重視人潮數字而非文化札根,讓建國百年活動淪為超級昂貴的政治秀,缺乏深層藝術價值。藝文界批評的內容非始自於馬政府,事實上,全台各縣市政府拚命爭取預算建館,卻未必有能力在館內舉辦足夠的藝文活動,也都想破頭創造各種「節」,透過「節」的名目吸引人潮帶動觀光,並凝聚首長的施政評價。

針對建國百年的特殊意義,政府既然有心要辦一場有別於往年的特殊藝文活動,就得理解活動內容要做到雅俗共賞必然有其難度,這個難度也得透過「傾聽與對話」,凝聚藝文界的最大共識,但是很顯然並沒有。這一次藝文界的怒吼還包括政府承諾文化預算從國家總預算的百分之一點三調高到四,並未兌現;政策性補助不應凌駕經常性補助之上,文化政策應建立長期公開的監督平台和機制等等,都是對於政府欠缺溝通的反彈。

然而,尷尬的是政府預算終究有限,文化預算在馬政府執政下,儘管年年調漲,但是很難達到最初的承諾,對政府而言有太多與更多數民眾更急迫和相關的事務必須處理,隨便舉例,老農津貼政策急轉彎何嘗不是在此矛盾處境下的產物。政府豈會不知福利津貼愈多愈好,但是,國家財政能如此無止盡的消耗嗎?多少財經學者、甚至前衛生署長楊志良都批評,民粹式的加碼只會拖垮財政債留子孫,如果社福津貼每遇選舉年都要齊頭加碼,很難想像預算如何分配?相對弱勢的文化預算如何達到藝文界的要求?更不要提年年爭取提高總預算佔比的教育與科技預算。

「傾聽與對話」是要讓政府施政有全盤籌畫參考,不能只是挖東牆補西牆式的滅火,盛治仁請辭既是政務官負責任的作為,又是為「馬吳配」選情止血不得不然的選擇,看在內閣其他閣員眼中必然百味雜陳;重要的是,馬政府必須深刻的理解問題癥結之所在,否則類似的情況恐怕依舊會發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poyu3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