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http://udn.com/NEWS/OPINION/X1/8713278.shtml

【聯合報╱簡立峰】2014.06.01 05:14 am

Google一位副總裁曾推薦我一本討論國家創新發展模式的書,其中台灣、以色列、愛爾蘭被列為三個小國典範。書中稱讚台灣與以色列因為聯結矽谷的創新能量,而成功建立起高科技產業,愛爾蘭的成功則歸因於它與倫敦的串聯。

然而,這些年來台灣與矽谷的距離越來越遠,台灣引以為傲的科技業面臨重重挑戰,在Wintel分工模式與PC產業式微後,下一波的創新力量似乎無以為繼。

台灣和矽谷所在地舊金山灣區其實有一點像。舊金山是美國西岸擁有豐富文化的美麗城市,沿著舊金山半島的海灣區稱為灣區,曾經成功孕育了美國的半導體產業,而有矽谷美名;後來半導體產業逐漸外移,部分移到台灣,曾歷經一段低潮,但近年網路產業取而代之,表現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除了科技,舊金山同時也是美國前衛思潮的發源地,公民運動一直相當活躍。舊金山一方面有高科技的矽谷,另一方面又能發展出生活時尚產業,兩股勢力時而交鋒卻也能自然交融,持續衍生出新的人才與創新能量。儘管舊金山並非永遠耀眼的星星,但每經過一段沉潛後總能再起;幅員不大但對美國社會卻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台灣可以更像舊金山灣區。舊與新、科技與人文、科技與生活產業在此激盪共存,甚至連地震與社運抗爭都一樣頻繁。台灣是半導體重鎮及硬體科技樞紐,但硬體產業近年也遇到不少挑戰,也在尋思軟、硬整合的新方向。台灣位處經濟高速發展的東亞與東南亞樞紐,有著很棒的先天地緣條件,台灣從北到南沿著台灣海峽與巴士海峽,就是台灣的灣區。台灣不大但對華人社會也有巨大的影響力。

台灣有著和舊金山一樣強大的軟實力,可惜與台灣硬體產業發展,一直是兩條平行線。台灣是華人音樂搖籃,有豐富的文創實力。台灣更是華人世界的民主園地,同樣有積極的公民運動。台灣在各行各業都出了很多出類拔萃的達人,也有很多想為台灣做點事和覺得自己國家自己救的年輕人。

台灣經濟雖然低迷,但隱約中台灣獨特的華人文化底蘊正在昇華,一股以追求理想生活方式(lifestyle)的軟實力也悄悄在醞釀中。這股無形力量不是每個台灣人都能理解,但來往台灣的國外旅客多能輕易感受到。

台灣科技島的下一波創新力量,可能需要與這股新興力量進一步結合。台灣新一代人才很有創意但不見得喜歡進工廠,而台灣這座科技島也不適合再蓋工廠,但不代表台灣要放棄硬體產業,反而應該發揮硬體產業與新生代人才的優勢,加強軟體產業並進行軟硬整合,為冷冰冰硬體創造更豐富內涵,才能提升競爭力,讓產業變得更強大。

舉例而言,穿戴式裝置、智慧城市、智慧家庭、智慧工廠、智慧汽車等,都是很能發揮軟硬整合優勢的領域,這些創新應用都必須從生活方式中去尋找,必須結合年輕人的創意。其他像是傳統零售業與網路產業的結合、電子產業與醫療產業的結合,都有機會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力量。

另一方面,台灣的科技業也必須創造成真正屬於年輕人的產業,讓年輕人願意爭相投入。創新的能量往往是自發的,過度強調紀律與超長工時的管理方式,並不合適推展創新業務。台灣產業要有競爭力,必須結合網路世代年輕人的優勢。舊金山灣區有很棒的創業環境,一直很願意投資年輕人與新創產業。台灣政府與企業過度習慣從事保守的資本投資,而少有真正風險投資。台灣首要之務是改善創業環境,提振創業風氣,發展設計、生活方式、文創的高薪服務業,並結合既有的電子產業、音樂及文化產業。

台灣要擺脫悶經濟的窘境,社會與企業都要改變思維,將「悶」的心放出去,善用我們在人才與環境的獨特優勢,勇敢創新,台灣因為聯結矽谷的創新能量有過成功基礎,台灣成為亞洲新灣區絕對指日可待。

(作者為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

 

全文網址: 名家綜論/科技島的下一波創新力量 | 民意論壇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713278.shtml#ixzz33UXcpCVd 

Power By 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poyu3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