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先人創業傳於後世,先祖教訓傳於子孫。故為後世子孫者,不可無承先人之基業,又不可不知先祖之遺言。然而有承基業而不奮發,有知遺言而無述作,與這無承基業又不知遺言者無異以。聖賢云「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大概謂繼先人之志向,承先人之事業,以傳給後世也。筆者基於本旨早年都意圖欲將陸家歷代事略與記錄傳於後世,可是該資料將那裡來呢?
   躊躇至今遲遲未能著手,思前想後則把數十年不斷之日記中蒐集有關的史蹟,供為參考,還有來自先伯父(先大人)之傳記,以及由五里林庄民長輩的傳聞所讀來的資料,綜合而後記述之。
  
   橋頭鄉東林村(西林村)【原*台灣台南府鳳山縣仁壽下里五里林庄*日據時代高雄州岡山郡楠梓庄五里林*光復後高雄縣橋頭鄉東(西)林村】位於橋頭鄉公所西北方約三公里處,昔時曾溪水氾濫被沖洗過。所以該地方亦稱水流庄,今溪流已固定又政府當局為保護村民的安全,每年編預算建設堅固的護岸,防止溪水入侵,使村民能安心過日,至今東(西)林人非常繁榮,人口已達到東林2450人(西林2340人),合計4790人之多(419戶),佔橋頭鄉人口的14/100。主要的產物是稻穀、甘蔗、水果(西瓜)、雜糧、畜產等。由於時代的轉變村民的職業遂漸轉向工商。刻苦耐勞勤儉持家,故近幾年來高樓大廈林立,可稱富庶而美麗的村莊。今日五里林人口能比其他村莊如此繁榮富庶又如此享受安和樂利生活,其原因在哪裡呢?回憶距今約八十五年前,是一位堪稱五里林人的救星陸厥修所庇蔭纔能有今日的景象。五里林庄的開發距今約有三百二十年的歷程,即西曆一六六一年鄭成功據台灣當時。有許多隨鄭成功反清復明的義士,住在此地開始開荒。地勢林長五里,故有五里林之稱。直到戊午年(一八五八年)曾有舉人陳輝先生遨遊此地,盛稱風光之明秀,饌詩讚頌云:「五里林間路,長隄繞碧流,落花春徑寂,芳草晚園幽,鷺宿依斜岸,鳧啼近小舟,綠陰行過處,客邸在溪頭。」
   陸厥修(西曆一八五九年生、農曆六月廿七日未時),在風光優美天然勝景之地呱呱墜地,他是五里林陸家開基祖陸文敬的第六代孫,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長泰縣土白里下宅庄,當時的陸文敬是隨鄭成功反清復明的忠勇義士之一。因他的父親為國捐軀,隨母親來台,年僅十四歲,母親陸劉氏招(一六五九年生-一七二六歿)陸文敬(一六七四生-一七一三歿),由於當時台灣的衛生與醫學常識極落後,陸文敬僅四十歲壯志未成就逝世,育有四子(富、榮、淵、轉),臨終時嘆息本身,命促留有遺言曰「願瓜瓞綿綿兮,俱孝子慈孫」。希望子孫如瓜瓞綿綿發展繁榮又各個俱有孝心,後來子孫均受到開基祖的遺訓都能夠守己安分,過著純樸的生活,勤於農耕工作,都是奉公守法的善良農民。
   陸厥修之父 陸秋水(第五代)之第三子出嗣於陸火(第五代)(一八二三年-一八八八歿)過房。自幼好學聰明又勇敢,受父親之薰陶鼓勵讀書,進入台南縣為庠生(舊時代府縣學校內生員),嗣後參加考試及格(庠生文秀才)衣錦還鄉,在地方人人稱讚其為人品學兼優皆稱呼陸相公。學業成就回鄉專心致力推行教育創辦私塾,本身當塾師教育子弟,教導儒家思想,傳授四書五經啟發民智,以身作則貢獻社會,述古賢之祭禮,導居民慎終追遠之德,又重建五里林天后宮讓善男信女景仰參拜,以示效法先賢之德風,使得精神上有個寄託。陸厥修文學造詣頗深,對農商方面亦很有研究,對農作物品種的選擇、改良、適地適作、施肥方法,很有先見之明。指導五里林人在溪埔地栽培西瓜盛產一時,甚有名聲。亦經營土礱間(碾米廠)及藥種商,對醫藥方面亦有相當的心得,明治二十八年(一八九五年)發生中日甲午戰爭,結果清朝戰敗割讓台灣給日本統治,因統轄區域之設定就五里林分割為二保(村),東為第一保(東林村)溪為第二保(西林村),各保推舉民望者一人任為保正(村長),第一保為高博,第二保為陸厥修也,時本庄有黑道人物吳哮者,不務正業好交遊清濁並納,結交匪徒賊人地痞者。眾議推之為首,而吳哮不可拒眾強之再三,乃潛居不出,期與眾絕眾心未灰心之,所以出之。自來賊眾多聚本地方與鳳梨山(則東方一帶之山)之間劫掠行人,凡行劫時輒言「己乃吳哮部下」故意以賊名掛在吳哮身上,吳哮知之不能禁其妄言。然被劫者中有吳哮親友者,便登門投訴或說情求全。吳哮不耐其煩,然而亦不得不出頭為之排難解紛,從而妄言之則加重己身。前此間賊眾待望首領之實現竟不期然而然矣。
   自日軍進駐後經過三年(一八九八年,明治三十一年)乃實施清鄉,務期徹底剿賊,時吳哮首之名大噪,為日軍注目之重犯,方日軍暴逞武威之時。豈容斯人於刀林彈雨之下,恨不即刻剿除,然而吳哮來無影去無蹤書南補得,因懊惱之餘遂以連座罪於全庄,謂庄內有惡徒則舉庄同罪強責補獻,否則晝行殺戮。明治三十一年(一八九八年十一月十三日)因吳哮尚未緝捕,日軍即將五里林居民十六歲以上男子全部命令扣押不分青紅皂白。一律三人一組將頭髮纏在一起,押到客厝仔(阿公店溪邊)待機用刀砍殺,千鈞一髮之際。適巧陸厥修由台南坐轎返家途中,突然聽到五里林人被日軍扣押將砍殺的急報,他立刻命令轎夫速速轉向扣押現場向日軍保證所扣押的青年男子均是善良人民,並以自己的性命為抵押,答應三日之內交出賊首,當時言語不通,幸得陸厥修識字,就用筆寫出答應極殘酷的條件,於是日軍乃釋放所扣押的青年男子,陸厥修的忠肝義膽之作風,使五里林青年男子悉得挽回一條活命,當時同樣的情形,即在鄰庄六班長(今三德村)及林仔頭(筆秀村)亦是為緝捕匪徒,日軍命令保正負責補獻,可是該兩庄保正缺乏膽量不敢負責,結果兩庄十六歲以上青年全部被殺害,其屠殺方法極其殘忍,用刀不方便用潑油放火。集體屠殺,共計屠殺數百人之多。是日即明治三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冬至日(農曆)早晨五里林亦聞统聲之烈,起自鄰庄(六班長、林仔頭)兩庄,繼聞男女哀號怨鳴,頃之見火焰四起,黑煙濛空,爆因嘈雜騷耳,其情形慘不忍睹凡是有血性有人性都會潸然淚下,心中悽惻(傷感)慘痛,日本軍閥這樣的作法其萬死都不足赦其罪刑,陸厥修向日軍承諾緝獻吳哮傳出後,庄民同心協力到處探聽吳哮的下落。
   然而三日後找不到吳哮的消息級緊張再請願延三日,日軍被陸厥修之誠意作勢又尊重其人格准許延三日。最後第三天有庄民早晨發現二人轎夫扛一座空轎由燕巢方向而來,庄民即時報告陸厥修,他直感該空轎一定扛吳哮去躲避的轎子,立即責問轎伕,結果不諱承認實情,陸厥修命令二轎夫再將轎子狂去找吳哮,吳哮果然躲在燕巢山內土匪巢窟中。陸厥修為了拯救庄民心切不顧一切的危險單獨進入匪窟接土匪頭目吳哮,吳哮眼看陸厥修進入洞中直覺來意,被陸厥修的大義言詞說服下儘速向陸厥修賠不是。深感陸相公為了拯救五里林人的苦心及與日軍交涉的經過的勇氣與愛民之心,遂打動吳哮的心地,頓時吳哮良心出現,跪在陸相公面前悔悟前非立誓改過自新,旋即隨陸相公到岡山憲兵辦務署(憲兵隊)投案,承認以往罪過,相公見他良心不昧也是自己同胞,心想死在日人手中也是不妥,故費盡口舌打圓場,給他自新的機會,終獲判無罪。又安頓他日後的生活問題,即派一項工作給他專就巡視自楠梓之岡山間道路不良份子的蠢動,月薪給日幣三十元。嗣後陸厥修感化吳哮時常接近他善導他改去以往不良習性守法向善,到了晚年完全改邪歸正,在五里林明德堂誦經拜佛做第一代堂主即歸天。惟五里林人口如此繁多旺盛,若不是歸功於當時後陸厥修能發揮大仁大義以德服人之偉大精神,勇敢挽回清鄉當中數百青年男子寶貴生命哪裡有今天的發達享福?陸厥修一生從事教育事業惠世濟民不遺餘力到一九一四年大正三年四月廿五日(農曆四月一日上午八時)與世長辭,享壽五十有六歲,他以往的事蹟留給人們無限懷念。陸厥修臨終時留有遺言:「吾願子孫世守儒風」作為子孫樹立家風的依歸,立身處世之箴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poyu324 的頭像
    lupoyu324

    something

    lupoyu3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