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啟禎

    醫學不只是千百職業之一,而是一種特殊志業,必須有崇高的理想與奉獻精神。而醫學志業應該是美麗的,是社會普世價值所嚮往的。不信的話,看大專入學分發公布醫學系榜單後家長慶祝、學校捷報及媒體報導便知道。

    然而這與現實社會有點落差。最近報導指出,台灣的大學畢業生最嚮往的成功偶像是王建民(註1),不是醫學大學的校長,不是衛生署署長,也不是在SARS肆虐時拯救台灣的醫界英雄們。

    或許這一點都不令人意外。

    首先,醫學志業在台灣只是一個窄門。或許高中畢業生在聯考制度裏搶到了醫學系入場卷便令父母感覺是光耀門楣,但其實這只是醫學生涯艱辛成長歷程的序幕而已。

    醫學系的前兩年為通識(或博雅)教育,是醫學生唯一有機會思考自己是否適合醫學志業的階段,但很少有年輕人會在此時嚴肅地思索「人生意義與核心價值」,而做出令父母吃驚卻符合真正內心志趣的選擇。過去少數放棄醫學的例子,大都在他們選擇的人生道路上綻放出美麗的花朵,如台大數學系的楊維哲教授就是。

    醫學系大三、四的基礎醫學課程會讓醫學生忙到喘不過氣來,大五、六的實習學生則開始接觸臨床醫學,這時候課堂學習或許會比較令學生心安,但在病患身上學習到實際經驗才是終身受用的真本事。筆者在成大醫學院開課「臨床溝通演練」時心有所感,故以打油詩來形容這個階段的互動:「臨危不亂心靈巧,床邊教學傳師道,溝清渠暢無煩惱,通曉世事做人好,演成文武通才料,練就良醫本事高」。

    畢得了業並考得上國考並不算「出道」,因為還要接受住院醫師訓練再考上專科執照才能成為主治醫師,但這也不保證足以成為「良醫」。因為,台灣太注重專科訓練,輕忽一般醫學常識,很容易「去人性化」,例如SARS在2003年肆虐台灣時,便像陣風地吹得基礎不穩的醫學人文教育顫抖(註2)。為了記取生聚教訓,以人文素養與倫理思省為主的醫學院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在醫學教育評鑑委員會督促下推動,符合世界潮流的一般醫學訓練也在醫策會的主導下展開。

    但台灣的醫學志業變得更美麗了嗎?從病患的角度來看,自身因疾病接受診療的經驗才是硬道理。但不同人有生理差異,醫療結果也因而有不確定性,有些疾病與傷害更有其不可挽回性,此時病患與家屬是否能夠理性、客觀與坦然地面對,就成為決定醫療生態是提升(美麗)或沈淪(哀愁)的關鍵因素。

    一位醫界同仁為一位腦出血中風且性命垂危的病患花了二十三個小時動手術,切除腦內動靜脈瘤後救回性命但病患因免疫力差卻不幸併發肺炎,幸而在加護病房治好了,但病患卻因不爽住院加護病房的自費部分負擔,藉口因中風手術後的殘留後遺症而要告他,令他十分灰心。這種醫學志業的哀愁,來自病患個人的偏差心態。

    另一位醫界同仁在手術前或許沒注意到例行X光檢查報告說有病變,因而未告知病患也未轉診胸腔科處理,結果兩年後病人在發現肺癌末期並追查早期症狀與徵兆源頭時,發現上述「無作為」而提出醫療告訴,醫者辯稱手術是醫療行為的「唯一義務」,卻被法院以未能確行「附屬義務」而做出不利判決。這種醫學志業的哀愁,來自醫者本身心態的缺乏自省。

    雖然「世界是平的」,人心不同了,但人生的核心價值不會改變,生命的神聖尊嚴也不會改變。因此,走入醫學這個需要犧牲奉獻的志業,其美麗或哀愁的關鍵因素為何?恐怕醫者與社會都要深思。



註1:Career就業情報雜誌--調查:2007社會新鮮人最嚮往偶像為王建民,2007年6月26日。


註2:黃崑巖、林啟禎編?,教育部出版:「SARS的生聚教訓—從個案軌跡談倫理思省」,2003年9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poyu3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