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哈佛提供的教育──哈佛模式

  世界級教育名牌哈佛大學,每年招收約一千六百名新生。高中第一名畢業生、SAT拿高分的學生、學生會會長、運動代表隊主將等,全國各地的人才經過一番拚搏之後進入哈佛,然後在哈佛繼續另一場苦讀的激烈競爭。

  經過十年的職場生活之後,我因為想再回學校讀書,而於一九九九年進入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由於是利用公司補助的研習機會前往,所以不管成績是最後一名還是第一名,都沒關係。當時只想快樂地讀書,把休息十年的空白腦袋好好填滿。

  不過,這種想法在學期一開始就已經完全幻滅。哈佛校園充滿一股「如果不想讀書,就乾脆別來學校」的氣氛,考試和作業多如牛毛,我也因此成為一個為考試及分數所苦的焦慮學生。背著大書包,汗流浹背地在校園裡奔波,讓人不禁感嘆:「我要是十年前有這麼用功,現在的成就一定不得了!」

  我將過去學生時代的一些救命法寶拿出來,在哈佛卻沒有用。「只要保持沉默,成績就會落在中等吧?」結果卻被當成傻瓜;「先把眼前的火滅掉再說!」但沒有計畫地讀書,後果就是學期末的報告和成績都墊底;「用小時候最擅長的臨時抱佛腳實力,在最後一刻大逆轉!」可是平常認真的同學,到了最後一刻更是加倍用功,這時,還能怎麼辦?

  在經過幾次嘗試錯誤之後,我終於學到,在哈佛應該要用「哈佛模式」來一決勝負。哈佛首重均衡的自我管理,在讀書、課外活動和服務活動等各方面,盡力做到最好,然後從中培養耐力。這也需要效率,所以自己會摸索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模式」,同時也會體認到「管理」的方法。

  哈佛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及與眾不同的思考,另一方面,也讓學生負有必須完成的最低義務。不過所謂的「最低」,可是一般學生要拚命用功才能跟上的水準,學生必須懂得將這個義務視為「雖然困難,但卻值得一試的愉快挑戰」。

  哈佛學生擁有別人所沒有的東西,那就是──看似自由,卻可以耐心專注在一件事情上面的能力。當你看到一個學生可以每天專心念十二至十三小時的書時,那不只是驚訝而已,根本就讓人覺得恐怖。如果自己具有這樣的能力,自然就會養成習慣,把同一件事做得比別人還好。也就是說,必須「思考很自由,但生活很嚴謹」。

  歷經哈佛的一番磨練後,會變得不再害怕某些事。例如:全新的事物、變化、成堆要念的書、和比我聰明一百倍的人爭論、與具有雄厚潛力的同學競爭,還有不及格,和各種失敗的可能性等等。也許這是比讀書更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不再害怕」,而且有勇氣可以坦然面對未來的各種義務與責任。

  從某種角度來看,哈佛所提供的最好教育並不是用頭腦讀書,而是大幅提升自信的機會。只有聰明是不夠的,應該還要具備堅忍不拔的氣質、可以同時做好多件事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在激烈競爭下還能懂得體貼別人的胸襟。如果想在哈佛成功地存活下來,一定要把「哈佛模式」深深地植入身體、心裡和腦海裡。如此一來,這套模式將成為生平維持自我競爭力的最佳資產。

  在哈佛的求學期間,改變了我讀書學習的態度。讀書並不是「把東西塞入腦中」,而是「把習慣帶在身上」。我在韓國念大學時,日子過得渾渾噩噩,讀書也是蜻蜓點水式,分數也是差不多過關就可以了。那並不是個徹底而紮實的讀書方式,只是有技巧地迴避讀書而已。所以當時讀過的東西已經都忘光了,而且也沒養成細膩的讀書習慣。正因為如此,在哈佛的求學時期變得更辛苦,同時也更顯得珍貴。

  哈佛或許可說是充滿刺激與挑戰的地方,絕對不會是自由與和平的園地。當然還是有學生會選擇營養學分,或是利用制度上的漏洞摸魚打混,也有學生無法忍受競爭壓力而罹患憂鬱症或吸毒,甚至有學生選擇自殺。不過,哈佛的教育並不只在於讀書,而是有一套完整的規畫,必須在娛樂、休息等全方面都進行嚴格的自我訓練,才有可能過充實的大學生活。懂得支配時間的人,才能得到最後的勝利,懂得自我控制的人,才會更早學習到如何支配他人。

  在哈佛兩年的時間裡,我是學生,同時也是觀察哈佛的記者。所以這是一本由一九八○年代在韓國念大學、而且曾經度過十年記者生涯的人所寫的書,內容則包含身兼參與者及觀察者兩種角色的所見、所聞、體驗及感受。這本書是根據原標題《哈佛畢業典禮那天不會下雨》一書重新整理而成。因為很多讀者來函說想看這本絕版的書,所以考慮要不要再印個幾本,也就藉這個機會重新修訂、出版。

  雖然在哈佛的日子很辛苦,卻也是一段真摯而有趣的時光。在修改原稿的同時,腦中不斷回想起那段時光,真是充滿了快樂。希望讀這本書的讀者,也能一同分享這樣的快樂。在此,也要對本書完成之前一直給予鼓勵及關心的許多朋友,致上謝意。

轉自: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5212791590&show=content&OpenArea=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poyu324 的頭像
    lupoyu324

    something

    lupoyu3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