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3-03-30 01:54 新聞速報【3月策展人/紀大偉(作家、政大台文所助理教授)】
美國台裔作家林道(英譯)年方29,最新小說是Taipei(台北),而他的代表作書名為Richard Yates(理查.葉慈)。此書內容跟美國小說家理查.葉慈沒有直接關係,但這個書名應是向葉慈致意。葉慈最有名的作品是《真愛旅程》(時報出版,改編電影由凱特.溫斯蕾、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主演),敘述一對年輕夫妻在康乃狄克州成家逐夢的幻滅過程。
揭露下坡路人生的真實面貌
葉慈較晚作品《幸福大道》的聲譽僅次於《真愛旅程》,呈現了一對大紐約區各懷少女夢的姐妹:女配角姐姐莎拉很早就跟白馬王子結婚(時值1940年代初),卻在老公酗酒家暴的陰影中早逝(約1970年代初);女主角妹妹艾蜜莉是名校畢業的「自由靈魂」新女性(以1940年代的標準而言),在30年內於工作(以文字編輯為主)、男人(約10位,含一夜情)之間打滾,到了50歲時卻一無所有(單身、失業、貧窮,可能罹患憂鬱症)。
《幸福大道》原文書名為《復活節遊行》。1940年代,莎拉和她的男人參加紐約的復活節大遊行(類似今日台灣的各種跨年晚會,庶民娛樂性遠大於宗教性──我覺得這個書名跟「復活」概念無關),俊美倩影被記者拍照並登在報紙上。這小小的虛榮標示了全書角色的人生最高點,接下來就是下坡路。
《真愛旅程》和《幸福大道》合而觀之,可看到20世級中期(二戰後的美國是全球新霸主)、康乃狄克州與紐約一帶(美國最富裕的地區)的白人女性(有色人種並不在小說家視野中)竟然這樣活在快樂的反面。根據此書,這個當年世界第一富國在提供給老人、女人的社會福利機制上,幾乎交了白卷。
拼補對當代美國文學的認知
對當今台灣讀者來說,《幸福大道》的主要價值,可能是為我輩對當代美國文學、文化的知識加添一塊拼圖碎片。女主角艾蜜莉跟作者葉慈同年(所以總有人覺得她是作者的跨性別化身)、比蘇珊.桑塔格年長十歲左右,但她的境遇截然不同於我輩透過桑塔格所想像的紐約知識女性(我想桑塔格是個幸運的特例,而艾蜜莉應該比較像一般紐約白種女性知識分子)。
艾蜜莉和莎拉彷彿是瑞蒙.卡佛筆下的角色:跟男人組成難以分割的怨偶,兩性之間充滿冷戰、嘲諷。葉慈文風簡潔、避免矯飾、意在言外,也讓人聯想到卡佛。不過,葉慈其實比卡佛年長12歲,是葉慈影響了卡佛。卡佛生涯也類似葉慈,都是酒鬼,甚至也都在台灣讀者熟知的愛荷華大學寫作班授課。葉慈可能痛恨愛荷華寫作班:他想要取得愛荷華的終身教職,但希望落空。而在《幸福大道》中,艾蜜莉跟一個曾有詩名的男子赴愛荷華任教(男友教寫作,而她留在家中寫作)。跟這個嫉妒晚輩的過氣詩人同居在愛荷華(而不是提供多種離家出走路線的紐約),成為她一生最大的惡夢之一。
寫作是自我證明與焦慮來源
書中人物除了想要透過愛情,也想要透過創作(在書中專指寫作),來證明自我價值。寫作的挫敗更為書中角色帶來自暴自棄的罪惡感、毀滅性。詩人男友顯然是個不成材的作家,而艾蜜莉也是個永遠手癢卻總寫不完任何一篇作品的人。就連姐姐莎拉也是個投入寫作但中途而廢的自責者。如此看來,《幸福大道》也跟上周討論的《誰殺了韋勒貝克》(大塊)一樣屬於「藝術家自我養成小說」。只不過《誰殺了韋勒貝克》推出3個曾經滄海難為水的男性天才,而《幸福大道》陳列至少3名飽受寫作焦慮的失敗者。
就「寫作焦慮」這個課題而言,與其說《幸福大道》像是卡佛的小說,還不如說像是卡佛學生傑伊.麥金納尼的成名作《如此燦爛,這個城市》(寶瓶):兩者的主人翁(像葉慈本人一樣)極欲取得文學界體制內的肯定(葉慈和麥金納尼都跟《紐約客》有過愛恨情仇)。
除了「感情挫敗」、「寫作焦慮」這兩大課題之外,「同性戀」也在《幸福大道》埋伏。最讓艾蜜莉得到性愛滿足的某俊美男友,竟然坦承他是偏愛男體的雙性戀者,而離開錯愕不止的艾蜜莉。至少有兩本討論葉慈的美國專書指出,葉慈特別畏懼男同性戀。葉慈因為善寫女人的心理而被人稱為心思陰柔,於是懊惱不已。事實上最早賞識葉慈的文壇大老就是同志劇作家田納西.威廉斯。威廉斯特別約他晚餐,他緊張赴約,事後跟朋友說,幸好我不是威廉斯的菜。葉慈在人生和作品中應付各種挫敗都來不及了,怎有餘力擔心同志的威脅?這種心裡有鬼的心態還待探究。
美國台裔作家林道(英譯)年方29,最新小說是Taipei(台北),而他的代表作書名為Richard Yates(理查.葉慈)。此書內容跟美國小說家理查.葉慈沒有直接關係,但這個書名應是向葉慈致意。葉慈最有名的作品是《真愛旅程》(時報出版,改編電影由凱特.溫斯蕾、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主演),敘述一對年輕夫妻在康乃狄克州成家逐夢的幻滅過程。
揭露下坡路人生的真實面貌
葉慈較晚作品《幸福大道》的聲譽僅次於《真愛旅程》,呈現了一對大紐約區各懷少女夢的姐妹:女配角姐姐莎拉很早就跟白馬王子結婚(時值1940年代初),卻在老公酗酒家暴的陰影中早逝(約1970年代初);女主角妹妹艾蜜莉是名校畢業的「自由靈魂」新女性(以1940年代的標準而言),在30年內於工作(以文字編輯為主)、男人(約10位,含一夜情)之間打滾,到了50歲時卻一無所有(單身、失業、貧窮,可能罹患憂鬱症)。
《幸福大道》原文書名為《復活節遊行》。1940年代,莎拉和她的男人參加紐約的復活節大遊行(類似今日台灣的各種跨年晚會,庶民娛樂性遠大於宗教性──我覺得這個書名跟「復活」概念無關),俊美倩影被記者拍照並登在報紙上。這小小的虛榮標示了全書角色的人生最高點,接下來就是下坡路。
《真愛旅程》和《幸福大道》合而觀之,可看到20世級中期(二戰後的美國是全球新霸主)、康乃狄克州與紐約一帶(美國最富裕的地區)的白人女性(有色人種並不在小說家視野中)竟然這樣活在快樂的反面。根據此書,這個當年世界第一富國在提供給老人、女人的社會福利機制上,幾乎交了白卷。
拼補對當代美國文學的認知
對當今台灣讀者來說,《幸福大道》的主要價值,可能是為我輩對當代美國文學、文化的知識加添一塊拼圖碎片。女主角艾蜜莉跟作者葉慈同年(所以總有人覺得她是作者的跨性別化身)、比蘇珊.桑塔格年長十歲左右,但她的境遇截然不同於我輩透過桑塔格所想像的紐約知識女性(我想桑塔格是個幸運的特例,而艾蜜莉應該比較像一般紐約白種女性知識分子)。
艾蜜莉和莎拉彷彿是瑞蒙.卡佛筆下的角色:跟男人組成難以分割的怨偶,兩性之間充滿冷戰、嘲諷。葉慈文風簡潔、避免矯飾、意在言外,也讓人聯想到卡佛。不過,葉慈其實比卡佛年長12歲,是葉慈影響了卡佛。卡佛生涯也類似葉慈,都是酒鬼,甚至也都在台灣讀者熟知的愛荷華大學寫作班授課。葉慈可能痛恨愛荷華寫作班:他想要取得愛荷華的終身教職,但希望落空。而在《幸福大道》中,艾蜜莉跟一個曾有詩名的男子赴愛荷華任教(男友教寫作,而她留在家中寫作)。跟這個嫉妒晚輩的過氣詩人同居在愛荷華(而不是提供多種離家出走路線的紐約),成為她一生最大的惡夢之一。
寫作是自我證明與焦慮來源
書中人物除了想要透過愛情,也想要透過創作(在書中專指寫作),來證明自我價值。寫作的挫敗更為書中角色帶來自暴自棄的罪惡感、毀滅性。詩人男友顯然是個不成材的作家,而艾蜜莉也是個永遠手癢卻總寫不完任何一篇作品的人。就連姐姐莎拉也是個投入寫作但中途而廢的自責者。如此看來,《幸福大道》也跟上周討論的《誰殺了韋勒貝克》(大塊)一樣屬於「藝術家自我養成小說」。只不過《誰殺了韋勒貝克》推出3個曾經滄海難為水的男性天才,而《幸福大道》陳列至少3名飽受寫作焦慮的失敗者。
就「寫作焦慮」這個課題而言,與其說《幸福大道》像是卡佛的小說,還不如說像是卡佛學生傑伊.麥金納尼的成名作《如此燦爛,這個城市》(寶瓶):兩者的主人翁(像葉慈本人一樣)極欲取得文學界體制內的肯定(葉慈和麥金納尼都跟《紐約客》有過愛恨情仇)。
除了「感情挫敗」、「寫作焦慮」這兩大課題之外,「同性戀」也在《幸福大道》埋伏。最讓艾蜜莉得到性愛滿足的某俊美男友,竟然坦承他是偏愛男體的雙性戀者,而離開錯愕不止的艾蜜莉。至少有兩本討論葉慈的美國專書指出,葉慈特別畏懼男同性戀。葉慈因為善寫女人的心理而被人稱為心思陰柔,於是懊惱不已。事實上最早賞識葉慈的文壇大老就是同志劇作家田納西.威廉斯。威廉斯特別約他晚餐,他緊張赴約,事後跟朋友說,幸好我不是威廉斯的菜。葉慈在人生和作品中應付各種挫敗都來不及了,怎有餘力擔心同志的威脅?這種心裡有鬼的心態還待探究。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