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11/article/741

1111_黃士達_主圖  

作者: 張士達
關鍵字:  蔡明亮 郊遊 威尼斯影展評審團大獎 金馬50 愛情萬歲 河流

2011年底,李康生在蔡明亮執導的舞台劇獨角戲《只有你》中,花了半個鐘頭從舞台的這一端走到那一端。在他極度緩慢到幾乎看不出移動的步伐中,整個劇場彷彿中了魔咒一般,進入了另一個神奇的時空,與外面的世界再也無涉。在李康生的施法之下,這個與世隔絕的小世界擁有了自己呼吸的節奏。

李康生在那齣獨角戲,以及其後一系列蔡明亮的慢走短片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玄奘的化身,在喧囂俗世中,孤獨堅持著踽踽獨行的步伐。看似枯燥無味的極緩行走,其實本身就近乎一種修行,需要全然專注凝聚的心靈,以及對肢體與呼吸高度精準的控制。過去戲裡戲外的李康生原本就具有比常人更慢的獨特節奏,並因此成為蔡明亮電影的核心特質,但從來不曾慢到如此「超凡入聖」。這段演出讓李康生彷彿遁世練功的求武之人一樣打通了任督二脈,也為蔡明亮電影跨入了另一個境界,從此再也無法回到過去。如果沒有那一次沉寂無聲卻驚天動地的慢走,就沒有今日的《郊遊》。

在1994年的《愛情萬歲》中,楊貴媚賣房子,李康生賣靈骨塔,陳昭榮擺地攤。在1997年的《河流》中,苗天與李康生在黑暗的同志三溫暖房間裡父子相遇。在2003年的《不散》中,破敗的戲院收容著流離失所的城市靈魂。2006年的《黑眼圈》裡,李康生與陳湘琪搬著床墊在還沒蓋完就被遺棄的大樓裡偷歡。蔡明亮一路走來,以城市最荒蕪的廢棄角落,映照著人心的乾涸枯竭。而在《郊遊》中,他又更加義無反顧地往居無定所的荒原走去。蔡明亮是當代電影中的心靈拾荒者。

李康生在《郊遊》中,在街頭舉著房地產廣告的立牌維生。一份工作究竟能將人性如何地剝奪踐踏,實在無此為甚了。當建商貪得無厭地以詩意的建案名字牟取暴利,這些舉牌人卻以低賤的時薪,受雇化為城市道路旁無人聞問的靜物,連野狗都至少比他享有更多的自由。他在風雨飄搖中唱起壯懷激烈的《滿江紅》,然而殘酷的現實是,這已是一個壯志都被蹉跎殆盡的沒有節操的年代,殘破建築裡棄置地面的領袖玉照與被喚為領袖名字的野狗並存,收拾舊山河是最不切實際的想像,白了少年頭的臣子只能空悲切。

當人性被消磨到幾乎與獸性無異,所剩下最有意義的行為就是日復一日的吃喝拉撒睡。一對兄妹在大賣場裡取用試吃的食物,他們的父親則在野外絲毫不必顧慮吃相地啃食一個雞腿便當。李康生被慢走演出所磨練出脫胎換骨的演技,在此發揮到驚世的水平。他知道長時間硬睜著眼睛不眨眼,可以讓眼眶通紅地流下眼淚。他可以在吸一根菸與吃一個便當之間,不需任何語言地道盡不可能說清的心情。他可以與一顆高麗菜一氣呵成地,完成從平靜到高潮再到崩潰的情緒弧線。他已經不是在詮釋一個角色,而是在演出的那一瞬間即時地創造一個角色。蔡明亮出名的長鏡頭,不斷地向超過十分鐘的驚人長度探索,是必然的結果:面對這樣一個演員的演出,要一個導演喊卡簡直就是殘酷且不道德的。

諷刺的是,當現代社會已被全球化麻木到磨滅所有細緻的差異性,只有往荒蕪裡走去,才能在被放逐的邊緣得到真正的自由。蔡明亮以作品中的人物孤絕的境遇,反映著自己在創作之路上所選擇愈發邊陲的位置。而當廢墟裡出現一幅描繪自然景物的壁畫,那經過重重再製的擬真所喚起的,又將是枯竭人心裡的哪一個角落?在駐足觀看良久後,有人就地蹲下尿尿,有人流下兩行眼淚,同樣都是體液的釋放,也同樣都是人性的解放。自由太可貴,沒有哪一種自由比哪一種更高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poyu3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