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 TechNews 即時新聞

SatyaNadella1  

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見圖)在2月4日成為微軟(Microsoft Corp.)自1975年成立以來第三位執行長。他具備印度血統(註:印度可望在2025年超越中國成為全球最多人口國家)以及電腦、商科雙料教育背景,加上接任執行長之前掌管的是當紅的雲端服務部門,難怪微軟董事會願意以高薪來吸引他接下重責大任。華爾街日報部落格7日報導,企業高階主管薪資研究機構Equilar指出,納德拉的整體薪資方案在新任執行長當中(註:2013年初起算)僅次於即將接任高通(Qualcomm)大位的Steve Mollenkopf。

《納德拉簡介》
1967年出生於印度海德拉巴(Hyderabad;印度第六大城市)的納德拉年紀正好介於蘋果(Apple Inc.)提姆庫克(Tim Cook;1960年出生)跟拉瑞佩吉(Larry Page;1973年出生),先後拿下印度馬尼帕大學(Manipal University)電機工程學士學位、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密爾瓦基分校電腦科學碩士以及美國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嗜好是閱讀詩詞、打板球。

納德拉在1992年加入微軟(Microsoft)之前曾於昇陽(Sun Microsystems)任職。納德拉說,能夠繼比爾蓋茲(Bill Gates)、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之後成為微軟史上第三位執行長,他感到榮幸、謙卑。納德拉說:「我們的產業尊重的不是傳統、而是創新」。他指出,微軟若想抓住眼前的大好機會,就得加快行動步伐、具焦、持續轉型;作為微軟執行長、他將確保公司能夠加速推出創新產品。

微軟在公司官網一篇介紹納德拉的文章中提到,兩年半內利用週末搭飛機來往於Redmond、芝加哥的他不但參與Windows NT作業系統的設計,同時也順利完成學業。喜歡透過線上課程學習新事物的納德拉,希望微軟員工能跟他一起攜手透過科技來改變世界。

自2月4日納德拉接掌大位以來,微軟股價累計上漲3.1%,同一時間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上漲5.1%。

《微軟財報不差但爆發力不足,雲端事業有潛力》
微軟2013年10-12月當季營收年增14%至創紀錄的245.19億美元。商用雲端服務當季營收年增107%;包括Office 365席次、Azure客戶數以及Dynamics CRM淨增加席次皆成長逾100%。截至2013年12月31日為止,微軟帳上現金達839.44億美元。

微軟2013年10-12月當季研發費用年增8.7%至27.48億美元。相較之下,蘋果同一時間的研發費用年增32%至13.3億美元;谷歌年增9.1%至21.11億美元。

微軟財報成績雖不差,但科技業正處於大幅成長階段(特別是雲端服務、App),所以守成、穩步成長形同變相退步。而這正是納德拉為何能夠出線的主因:透過雲端加快行動、轉型步伐。

《OneDrive要協助你紀錄一生歷程?》
微軟1月27日宣布,雲端儲存服務「SkyDrive」將在不久後更名為「OneDrive」。2007年問世的SkyDrive目前擁有超過2.5億名用戶。英國法院去年判定,微軟SkyDrive侵犯英國媒體BSkyB的著作權。微軟在去年7月底同意在合理時間內更改名稱。

決定回鍋擔任微軟技術顧問的蓋茲10日在參加Reddit「隨你問(Ask Me Anything;AMA)」線上活動時提到,他對於雲端跟新裝置可以協助人類以新方式溝通感到興奮。他說,作業系統將不在侷限於單一裝置、資訊也再僅止於檔案形式存在而已:它將涵蓋使用者的一生、包括能夠回顧小孩長大等重要時刻記憶。蓋茲表示,「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將是未來10年最重要的科技發展趨勢。他並指出,過去3年影音自動辨識功能開發出現重大進展。

marketwatch.com部落格報導,Creative Strategies Inc.分析師Tim Bajarin認為,蓋茲說的可能是一種可以匯集使用者過去曾推(Tweet)過的內容以及照片的應用軟體。The Enderle Group分析師Rob Enderle也說,這可能是微軟等公司正在規劃、可以匯集/整理每個人一生的資訊。

雲端儲存服務很久沒有出現殺手級應用了。OneDrive若能領先競爭對手推出不用標記就能輕鬆找出照片、影片的搜尋服務,相信外界將會開始對微軟投注關愛眼光。

《納德拉:「軟體正吞噬全球」是真的》
Quartz在去年12月曾專訪當時擔任雲端暨企業部門負責人的納德拉。他當時提到,目前的資訊科技支出金額(包括硬體、網路、軟體平台、應用軟體)約2兆美元,科技支出GDP佔比只會持續攀高;雲端科技的出現將打亂科技產業原有的生態。他說,所謂的「軟體正吞噬全球」是真的:從行銷到金融到幾乎所有產業的每個環節、有很大比例是由資訊科技所趨動的。

歐盟委員會13日發表報告指出,歐盟應用軟體(app)產業在不到5年的時間從零(zero)變成數位英雄(digital superhero),預估到2018年產業相關工作人員將達480萬、年度經濟產值上看630億歐元(註:2013年為175億歐元)。根據預估,2013年全球app下載次數總計達944億次。

這份由GIGAOM為歐盟委員會準備的報告顯示,歐盟app經濟目前雇用100萬名軟體開發人員、80萬行銷/支援人員,2018年預估可分別成長至270萬、210萬。歐盟消費者、廣告商2013年的app支出金額達61億歐元、佔全球app支出的30%;2018年預估將成長至187億歐元。歐盟知名遊戲app開發商包括King.com、Supercell、Rovio。

歐盟在去年11月首度舉辦「程式碼週」活動、吸引26國共1萬人參與,今年的「程式碼週」將於10月11-17日登場。

英國衛報報導,英國政府宣佈2014年為「程式碼年(Year of Code;官網:www.yearofcode.org)」、將提撥50萬英鎊協助中小學教師學習程式語言。在英國電腦學會、皇家工程學院以及谷歌(Google)、微軟等科技公司的協助下,今年9月啟動的電腦課程將成為中小學的必修課程。相關新聞詳見「拼了!9月起英國每位5-16歲學生都得學程式語言(http://goo.gl/gldBCd)」。

《Chromebook拉攏Windows用戶,Windows Phone App商店進Android手機有何不可?》
如果雲端服務、App才是主角,作業系統(OS)還值多少錢?谷歌的Android、Chrome OS基本上都是免費,就連蘋果最新版OS X Mavericks也都讓舊版用戶免費升級。

Chrome產品管理主任Rajen Sheth 12日透過官方部落格宣布,Chromebooks用戶將可透過VMware Horizon「桌面即服務 (Desktop-as-a-Service,簡稱 DaaS)」解決方案來執行傳統的Windows電腦應用軟體。

亞馬遜(Amazon.com)去年推出的Kindle Fire HD/Kindle Fire HDX平板採用的作業系統是Fire OS3.0「Mojito」。Mojito採用的是安卓(Android)開放源碼核心/運行函式庫,與Android應用軟體(app)相容。Fire平板搭配的是自家亞馬遜應用程式商店(Amazon Appstore)。

根據Nielsen在2月10日公布的「美國數位消費者報告」,美國人目前平均每人擁有4台數位裝置,平均每人每週花費60小時在不同裝置間閱讀數位內容。

谷歌為何在1月宣布將旗下手機部門摩托羅拉移動(Motorola Mobility)賣給聯想(Lenovo)?摩托羅拉移動執行長Dennis Woodside為何隨即傳出將加入知名雲端儲存服務商Dropbox Inc.?

相信讀者看到這裡心裡應該都有了答案:多數科技廠商已難自硬體、甚至是OS賺到錢,全力發展跨裝置/跨平台的雲端服務、App才是王道。

所以,諾基亞、微軟若真的仿效亞馬遜推出改良版的Android智慧型手機,外界也無需訝異。微軟若真如Zdnet知名專欄作家Mary Jo Foley所爆料的會在今年上半年率先推出iPad版Office App也是理所當然的。

換個角度來看,如果微軟換上雲端大將納德拉之後都還無法加速轉型、拋開固守自家OS的傳統觀念,那跟讓鮑爾默繼續當執行長有什麼差別?

谷歌在鮑爾默當家期間從一家未上市公司變成市值超越微軟的科技二哥,亞馬遜2013年10-12月當季光是媒體部門營收就高達210.02億美元,靠的都是強攻蘋果的痛腳:單一封閉生態系統。想賺科技硬體錢?如果沒有蘋果的硬體設計功力或三星集團資源整合深度,微軟或許該學學谷歌、亞馬遜,把自己最專長的軟體實力發揮到極致、讓消費者上癮,在任何OS裝置都能使用到相同的雲端服務,如此才有站穩步伐、甚至是重返龍頭的可能。

《印度手機市場大爆發,納德拉將助微軟重返榮耀?》
微軟在去年9月宣布以54.4億歐元買下諾基亞(Nokia Corp.)手機部門,今年2月再宣布將出生於印度的納德拉提拔為執行長,這兩個重大決策只是巧合?

Fortune網站4日報導,財星五百大企業執行長當中僅有23位(4.6%)是非裔美國人、亞洲人、拉丁裔美國人等少數族群。根據董事會多元化聯盟(ABD)在2013年8月發布的報告,高達86.7%的財星五百大企業董事會成員是白人;非裔美國人、西班牙裔/拉丁裔、亞裔/太平洋島民各佔7.4%、3.3%、2.6%。

紐約時報14日報導,雖然諾基亞Lumia手機去年第4季銷售量年增逾倍至820萬支、但這樣的銷售成績距離微軟預估的1年5千萬支損益兩平還差得很遠。難道,微軟就真的沒有翻身的機會嗎?

研調機構Gartner 13日指出,2013年第4季印度智慧型手機銷售量年增166.8%、成長率居各國之冠,遠勝過中國的86.3%增幅。IDC 13日指出,2013年第4季中國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季減4.3%至9,080萬支、終結連續9個季度的成長紀錄,甫於2013年躍居全球第三大智慧機市場的印度接下來得扮演成長火車頭角色。

《微軟印度手機市佔率將是投資人檢視納德拉功力的試金石》
Gartner統計顯示,諾基亞去年全球整體手機市佔率達13.9%、排名第二。納德拉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讓包括印度在內的新興市場消費者從購買諾基亞功能手機轉而買自家智慧型手機。

前印度微軟(Microsoft India)公司董事長Ravi Venkatesan去年7月在接受彭博電台專訪時指出,了解印度經濟金字塔結構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他說,印度中產階級蘊藏龐大的商機,但吃下市佔大餅的難度頗高。什麼樣的價位才能獲得印度中產階級的青睞?Venkatesan給的答案是:50美元的智慧型手機以及每分鐘一美分的通話費。Venkatesan去年6月在Bllomberg View發表專文指出,印度消費者已跳過個人電腦(PC)、直接擁抱後PC時代(智慧型手機、行動上網)。

納德拉若能說服微軟董事會、推出鎖定印度中產階級市場的手機並推出在地雲端服務(這應該是他的最大優勢吧!),一年要在全球賣5千萬支手機並非遙不可及。印度的後PC裝置普及率相對偏低,微軟若能透過諾基亞過去在當地扎下的知名度根基、再加上納德拉的在地知識優勢,相信將有機會領先其他美國同業攻下未來全球人口大國的雲端服務、App商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poyu324 的頭像
    lupoyu324

    something

    lupoyu3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